北京怡丰瑞普科技有限公司
氢气发生器的发明者和反应原理2023-05-11 15:56
启普发生器(Kipp's apparatus)是一种气体发生器,又称启氏气体发生器或氢气发生器。它常被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。典型的实验就是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。它是荷兰科学家皮特鲁斯·杰克巴斯·启普(Petrus Jacobus Kipp,1808~1864)发明,并以他的姓名命名的。 启普发生器的发明人叫启普,是荷兰人,他生于1808年3月5日,1864年2月3日病故,终年57岁。启普曾经学过一点化学,但基本上是一个药物商人。19世纪初期,荷兰的化学并不怎么发达,当时在荷兰成立了一所工业大学,想请启普担任地质教授,因为他自己办的商业比较发达,所以他没有接受工业大学的聘请。氢气发生器 启普除了经商以外,还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,设计出一种气体发生器,用的时候就发生气体,不用的时候,酸液上升,气体就停止了。因为这种气体发生器基本上是启普创造出来的,并由会吹玻璃的工人吹制成的,所以后人都称这种仪器为启普发生器。他设计出这种实验室用的气体发生器,一直沿用,基本上没有改变。氢气发生器 除了启普发生器以外,启普还发明过一些小东西。例如,画家绘画用的彩色铅笔也是启普首先制成的,所以他同当时的许多画家很熟悉。启普死得比较早,他的产业由他的儿子继承下来,后来虽然转让给别人了,公司的名称仍然叫做“启普父子公司”,它仍然是荷兰有名的科学仪器公司。氢气发生器 实验室里制取较多的氢气,常用启普发生器。它由长颈漏斗、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。最初使用时,将仪器横放,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,然后放正仪器,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。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盐酸。使用时,扭开导气管活塞,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,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,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。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,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,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,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,反应自行停止。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,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。 上一篇: 氢气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
下一篇: 氢气发生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
|